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新闻
首页 >  pg电子官方网站新闻 >  pg电子官方网站崔蕾:银行核心下移的关键环节

pg电子官方网站崔蕾:银行核心下移的关键环节

  • 发布时间:2024-08-06
  • 来源:
  •   
  • 打印

在业务发展和信创安全的双重驱动下,越来越多的银行将核心下移或核心建设工作,作为推动数字化转型和落实信创要求的重要抓手。但不同银行,受制于业务规模、科技能力和成本投入,也有着不同的选择,包括:技术路线、系统架构、项目实施等。

pg电子官方网站作为国内最早从事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的科技厂商,尤其在近两年,更是承建和参与了包括国有大行在内大量不同类型银行的核心项目建设,过程中与银行及其他厂商共同解决了大量国产化技术路径的问题,不仅帮助银行按期完成了核心下移改造工作,更是积累了丰富的实施经验,pg电子官方网站也愿意通过经验的分享,帮助更多银行完成新核心建设工作。

从功能中心到能力中心,核心的“无核化”趋势

构建企业级的全行能力中心,已经成为核心下移或者新核心建设的一种趋势。依托核心系统分布式和微服务技术架构,对核心系统内的公共支撑微服务进行功能扩展,逐渐形成全行级能力中心,既不影响核心系统功能,又能实现统一的能力中心建设。从功能中心到能力中心,带来两方面的改变:

一是打破系统边界,从单一的纵向能力支撑走向中台化的能力横向覆盖。在企业级数据平台支撑下,真正形成覆盖全行业务系统的能力中心。

二是实现技术能力的内聚。在“无核化”理念下,进一步实现核心能力的剥离和重塑,终将通用性技术能力内聚为全行级的统一技术平台,有效支撑上层业务创新和发挥底层云算力的释放。

自主还是联合建设?基于长期发展考量

作为银行最重要的生产系统,核心系统一直是银行IT建设的重中之重,投入大、涉及部门多、建设周期长,其建设不仅是对全行科技能力的一次迭代,更是对全行科技能力的一次大考。目前国内核心建设主要采用“自主和联合”两种方式。

两种方式各有各有利弊:

一是“自主建设”:所需科技力量强、人力投入多、资金投入大,但是系统适配度度高,可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进行开发建设;

二是“联合建设”:所需科技、人员和资金投入相对较低,但是系统适配度低,在某些方面需要进行定制化改造。

针对性建议:

一是针对核心建设“投入大”的问题:加强联合研发,大行、股份制或者头部城商,可加强与科技厂商合作,采用联合研发形式,引入成熟通用组件或者功能模块,降低研发成本和缩短建设周期;

二是针对“可控及适用性”的问题,部分银行在引入科技厂商参与核心建设过程中,要强化知识转移,借助厂商力量完成自身科技队伍的提升和培养,同时借助厂商力量完成关键差异化功能的开发,建立自身的特色架构体系。

同业实践,核心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是信创环境下,核心系统的切换方式。根据实施银行的规模、业务和技术复杂度及关联系统数量等方面,一般采用“并行使用、分批次投产和一次性切换”三种方式。

“分批次投产”:适合业务、技术复杂度较高、关联系统较多的建设项目,股份制或某些大体量区域银行采用该方式较多。通过业务拆分、多次投产,确保业务连续性和降低建设风险。但是分步投产也会导致建设周期长,新老核心对接、运维等问题。

“一次性投产”:适合业务和技术复杂度较低,关联系统较少的建设项目。快速投产后,各方面投入直接降低,运营和运维压力小。但一次性切换难大,存在一定业务风险。

“双核心并行”:除大行外,一般很少银行选择该方式。双核心运行投入巨大,同时并行期还要同步满足监管各种适应性修改。

二是上下游系统配套改造。在核心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上下游涉及的大量关联系统?可从两个主要场景出发,进行判断:

“少动或不动”:如果在核心建设前,已经对全行架构做过系统性梳理和改造,包括:各层、各域的系统划分功能边界;交易总线、微服务治理、数据总线建设;核心系统业务功能模块接口优化调整等。

可采用主原则:外围系统不做大的修改,核心系统采用原有业务接口模式进行调整和对接。下游系统接口报文格式、通讯转换基于交易总线、渠道整合进行调整和修改。数据类系统采用数据总线转换方式进行差异屏蔽。

“配套性改造”:以核心建设为契机,对全行架构梳理和改造,以及必要系统的升级。

可采用主原则:外围系统依据各项原则下,做必要修改。核心系统采用既定设计的接口与服务结合需求调整。下游系统接口报文格式、通讯转换基于交易总线、渠道整合进行调整和修改。下游系统结合新的标准进行业务调用以及异常处理调整。数据类系统采用最新数据结构和架构,进行业务功能和数据字段的对应调整。

三是核心切换前的并行验证和生产交易流量切换。在新核心具备上线条件前,为降低对业务影响,实现系统平稳切换,可选择三个关键阶段进行上线前验证:

一阶段:新旧核心并行验证,保证新旧核心业务一致;

二阶段:试运行阶段,可指定客户、账户或分支行,在核心前置实现交易流量分阶段切换;

三阶段:新核心全面投产阶段,在达成全量流量切换后,系统运行架构调整为目标态。

四是核心建设中如何引入业务建模的方法。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业务场景需求,原本更多基于功能的应用开发流程已经难以适用银行业务开发的需要。而业务建模这一新型开发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在核心建设中引入业务建模这一先进方法,流程识别和组件梳理是两个关键。

关键一:流程识别的关键在于结合全行战略自顶而下的梳理。尤其是明确关键的业务流程及与外部场景的额逻辑关系。

关键二:结合实际需要和现有系统,进行自底向上的标准化与模块化的组件梳理,提高业务架构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